Loading
佛學園地 > 教言開示

極樂淨土祈願文(中)

2013-12-12

 

這堂課所要講的,是投生到極樂世界四個因當中的第二個因。第二個因是:集資淨罪。集資就是集聚資糧,如何集聚資糧呢?必須透過七支供養來集聚資糧。七支供養分別為:
第一支禮拜、
第二支供養、
第三支懺悔、
第四支隨喜、
第五支請轉法輪、
第六支請佛住世、
第七支迴向。
而七支供養可分為顯教所說的七支供養及密乘所說的七支供養。
在密乘分為事續部,事續部又分為上、下三續部、無上瑜伽部。上、下續部所說的七支供養也略有不同,在此所指的是共通的七支供養。依恰美仁波切的極樂願文,七支供養偈頌從”敬禮遠敬無別故…開始,到…迴向一切諸有情”,總共有三十一又二分之一的偈頌。


第一支禮敬支,禮敬可分為身、語、意的禮讚。所謂的禮敬,最主要就是身體力行,例如向阿彌陀佛行供養頂禮,就是身體實際去禮拜;語應如何來做頂禮呢?就是念阿彌陀佛的祈請文,如果是向金剛蕯埵來頂禮,就是口中念誦金剛蕯埵的祈請文,這就是語的禮敬;對於你所禮敬的本尊生起虔敬心,即是意的禮敬。而這三者皆具備時,就稱為完整的身、語、意三門禮敬。
禮敬的對境是誰呢?以我們開示的主題來說,禮敬對象就是阿彌陀佛;如何來禮敬呢?應生起如同我們對於上師、本尊及壇城中的天眾,有著非常虔敬、恭敬的態度來禮敬。
禮敬時需要有一個對境,供養及懺悔時也要有一個供養境及懺悔境。所謂的對境就是對象,當我們在做禮敬供養時,應對於所禮敬的對境加以了解,如果對於對境一無所知而去做禮拜供養的話,所帶來的功德力並不大。對境有分為入世間及出世間兩種,如果禮敬的對境是世間的神祉,因為祂們尚未脫離六道輪迴,因此,若向祂們祈求幫助我們脫離整個生死輪迴的痛苦,祂們是沒有這樣的能力。如果想真正脫離生死輪迴的痛苦,必須以出世間的對境來禮敬,例如向: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等,才能真正脫離輪迴。
何謂禮敬的因?由於我們從無始以來直至今,依然在輪迴當中未能解脫出來,所以必需倚靠所禮敬的對境,如: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這些究竟的對象來作為我們的皈依處。同時,我們也向諸佛本尊發願,為了要饒益與救度一切有情出離輪迴痛苦的緣故而來禮敬您。因此對於禮敬的因必需要了解,若是對於為何要去做頂禮的因一無所知的話,那是不可以的。
頂禮時,最重要的是要具備虔信心。信分為三種信:第一種是清淨信,第二種是欲求信或是欲樂信,第三種是相信信。第一種清淨信,比如到了佛堂或看到阿彌陀佛的佛像,心中自然生起一股沒有雜念、很有信心的心,這種就稱為清淨信;第二種欲求信,在頂禮的時候心中生起欲求從生死輪迴當中脫離的心,或者欲求證得解脫佛果的心,這種即稱為欲求信;第三種是相信信,即是對於所禮敬的對境,心中毫無存疑,產生堅固不疑的信仰。
以上講的三種信,清淨信、欲求信、相信信,不論我們在個人修行的時候,或者去參加法會、灌頂等,最好是生起此三種信心,所以好好的思維並加以了解這三種信心是相當重要。無與倫比的 達波仁波切【岡波巴大師】曾說過:人人想修行,可是卻對修行的方法一無所知。若僅止於想是不行的,更應當了解如何修行。修行的方法比想修行還要格外重要。以上所說的是七支供養中的第一支:禮敬。禮敬的時候要以身、語、意來頂禮。對於所禮敬的對境,在這裡主要是指阿彌陀佛及眷屬眾,在做頂禮時須具足剛才所說的三種信,如果能具備三種信而禮敬,才會構成真正的禮敬支。


接著談論到七支供養中第二支:供養。
供養可分為實際陳設的供養及由我們的心意所變化出來的意供養。實設供養例如實際供上花、香或金銀珠寶等有形的供養;意變的供養,即是由我們的心意所化現出來的供養。所謂的供養,並不在於你有沒有錢、富有不富有。佛陀已經開示了很多種供養的方法。不論是乞丐或大富翁都可以做供養。供養之物一般稱為五妙欲之物供養。五種妙欲之物是指色、聲、香、味、觸這五種象徵之物。以色而言,比如供花、燈等這一些實際我們可以看得到的,但供養並不侷限在供花、燈等物,凡是美好悅意之物皆可供養。
比如獻曼達時,一般我們都會念頌:『大地塗香花錦簇,須彌四周日月嚴,意緣供養諸佛剎,眾登淨土祈受用。』的偈頌,在這短短的四句當中,即包含了實設供養和意變供養,但以意變的供養為主。以獻曼達的手印為例,中間手指翹起來是代表須彌山,手印四邊就代表四大洲:東勝身洲、西牛貨洲、南瞻部洲、北俱盧洲,觀想這四洲當中充滿了難思量的諸多妙欲物。如果獻曼達是以實設為主,我們就沒辦法實際去供養如須彌山、四大洲這般廣大的供養。所以獻曼達是屬於意變的供養。
獻曼達供養對象包含所有的主尊及其眷屬。既然獻曼達是由意所變化出來的,所以你的想像力愈廣大、豐富會愈好,不要把它侷限在你的手印範圍,小小的這麼一個,而是觀想無量無邊的供養含蓋在那裡面,這樣才能積聚更多的福德資糧。
五妙欲中的色而言,如供養鮮花,漂亮的東西;以聲而言,如供養打鼓、法樂這些美好聲音;香就是像香水、塗香等這一類;味就是以美味食物供養;觸就是供養觸覺柔軟的妙衣,有時在供養的時候會拿一條卡達,代表供養如同天衣一般柔軟的衣裳,以上這些就是五妙欲的供養。
供養是為了讓諸佛歡喜的緣故才獻供養,最好的供養就是修悲心、空性、饒益他人的利益心,這是最殊勝的供養。如果個人心續中具足悲心,諸佛菩薩必定非常歡喜。如果自己的心續中充滿了貪、瞋、痴,不管怎麼去擺設這些供物,諸佛菩蕯都不會歡喜。因此最殊勝的供養就是修慈悲心、空性、四無量心。因此我們應該盡力的去饒益眾生,斷除傷害有情。如果能這樣子做的話,不但自己今生獲得快樂,來世也會愈來愈好。若愈來愈多人願意斷除傷害有情,生起慈悲心,相對這世界一定會愈來愈和平,自然盜賊、傷害他人也會愈來愈少。
以上所講的是供養支,供養分為實設的供養和意變的供養,意變的供養可以用你的心意去變化出許許多多色、聲、香、味、觸五妙欲之物。即使你的眼睛沒有親見到,鼻子沒有親聞到,可是你可以用你的心意變化出來,變化出須彌山、四大洲裡最美好的東西來做供養,而最殊勝的供養就是修行供養。


第三支就是懺悔支。懺悔的這件事我們人人都需要,為什麼?因為我們從無始以來在輪迴裡面,透過身、語、意三門,已不曉得造過多少各式各樣的罪惡,所以必需懺悔。一般而言,懺悔的法門是以金剛薩埵為懺悔的對境;但這個課程,我們是以阿彌陀佛及其眷屬眾為主要懺悔對境。懺悔的意思主要是要將自己所造的罪惡懺除乾淨。
或許有人心中會想說,我今生這一輩子根本就沒有造過什麼大罪惡,無罪可懺。其實這樣想是錯的,因為我們從無始以來在輪迴當中,生生世世都有造過罪惡。例如,由身體去做殺生的行為;由口去說妄語;由意生起貪心、害心等,所以從無始以來造過的罪惡都要懺悔。
世尊曾經說過罪惡毫無功德可言,這邊功德是指罪惡的好處。罪惡沒有絲毫的好處可言,但它唯一的好處就是可被懺除。以我們凡夫而言,對於今天所造的罪惡,今天就要將它懺除掉,雖然明天還是會生起貪、瞋、痴而造業,但我們還是要持續懺悔。這樣子做到底我們所造的這些罪惡會不會一直存在於我們的阿賴耶識當中呢?答案是不會的,因為我們每天都在持續的懺悔。
堪布在此舉了一個例子,就像雪花【罪惡的業】,雪花如果落在一塊熱呼呼的石頭上【懺悔】會不會存留?答案是不會的,但是雪花如果落在冰冷的石頭上【不去懺罪】,那雪花就會留在石頭上面。
因此我們時時都要懺悔,懺悔有四種對治的力量。
(第一)是依止力,即是要依止對境而懺悔,在此所依止的對境就是阿彌陀佛及其眷屬眾;
(第二)是追悔力,就是要有懊悔的心,對自己所造過的罪惡要有懊悔的心才可以,如果在做懺悔的時候,心中毫無懊悔心,那麼不管怎麼懺,罪惡都不會淨除。例如我們被父母責罵,可能會侮逆頂嘴,如果發現這樣做不對並事後道歉,這樣子做就稱為是追悔;
(第三)就是防護力,意思是防惡再返。防止我們所造的罪惡再次去染患,對自己所造過的罪惡,下定快心,爾後不再犯。
(第四)是現行對治力,以實際行動採取對治的行為,透過自己身、語、意三門實際去做修行。所以懺悔是極為重要的,不要等閒視之,不要當做是無關緊要的事。既然要懺悔,什麼時候懺呢?現在開始就要懺悔了,意思就是即身起修,我們要即刻懺悔,不要想說我日後再來懺,或者等我即將要死以前再來懺。每個人要死前都會想起過去所做的事都會有懊悔心,可是那時候為時已晚,既然要懺悔就是要趁著現在自己能作主,自己能做自己主人的時候好好加以懺悔,如果每一天都能夠加以懺悔,你的心會愈來愈趨向於善,愈來愈趨向於法,將來也會很清淨,所有的罪惡都會被懺除,所以我們應即刻起修持。
我們一般都會說要修行,修行主要就是要修心,那什麼叫做修心呢?就是將錯誤的心轉過來,將錯誤淨化過來就是要修心。因為我們從無始劫以來在輪迴生死當中,我們的心一直都是錯亂、錯誤的,所以要將這一顆錯誤的心改正過來,因此佛陀宣說的佛法全都是改造我們身、語、意三門的方便法門。


第四支就是隨喜支。隨喜可是一種不用花錢就能積聚資糧的好方法,這是佛所說的。例如我們可以隨喜讚嘆功德大的人他們所做的事,這就是隨喜。然而隨喜最大的障礙就是嫉妒,如果能夠生起隨喜,自然就可以對治嫉妒心。依據恰美仁波切在極樂願文裡說道:『當我們隨喜的時候,可以隨喜他人所集造的種種善根。』,當我們看到他人做善事,例如蓋佛堂、佛塔或其他善行,我們若是親眼見到或是聽到,若能無嫉妒,真心的隨喜他人所做的善行,那可以說是不花一毛錢就達到和他相同的功德了。
隨喜未必僅只是他人造的善業;比如某個人的學問非常好,你可以隨喜他的學問那麼好。或者某個人長的很漂亮,你可以隨喜他的美貌;或者某個人聲音非常好聽,那你就隨喜他的好聽聲音;有些人非常有錢,你就可隨喜他的富有。隨喜的時候不要有絲毫的嫉妒心或要跟他競爭的這種心態,這樣才能真正達到隨喜的目的。如果能夠這樣真心的隨喜,不但自己的心會很快樂,日後他人見到你的時候也會很歡喜。
佛陀時代在印度有一個典故,這故事來自於當時佛陀的一個功德主,他的名字在藏文裡叫做:加波蕯加,我們說的阿奢世王。有次阿奢世王請佛及弟子們來應供,當時在場有一位年邁的乞丐婦,這乞丐婦看到阿奢世王以廣大殊勝的禮供,來供養世尊及弟子眾,心裡生起無比的歡喜心,她心想:『國王就是因為過去世曾經造了很大的功德,現在才能成為佛的功德主,而現在又能夠來供養佛,所以國王真是一個很有福報的人。』這位年邁的乞丐婦生起了這個隨喜心,佛是遍知者當然馬上就知道了,佛便問:『國王啊!今日最後要將善根迴向時,可以迴向給一位功德最大的人嗎?她的功德有可能比你大一點喔!!』 佛陀這樣問,國王便回答:『世尊,您當可以這樣迴向。』應供到了下午迴向的時候,佛陀便迴向給今天最大功德者,便是這位年邁的乞丐婦,這樣連續三天,佛陀都是迴向這一位年邁的乞丐婦。到了第三天晚上,宰相心中就有點不服,心中想佛陀為什麼都說是老乞丐婦的功德最大,但明明是國王花錢請世尊及其弟子眾來應供的呀!應是國王功德最大。於是宰相便請示國王:『我來想個辦法,讓老乞丐婦不要功德最大。』國王回答:『那你去想辦法吧!』宰相便想了辦法,到了第四天應供結束後,便不將應供後要發給乞丐或窮困人的食物給老乞丐婦並且把她打了一頓趕出去。老乞丐婦因得不到東西吃又被打,於是心裡就很生氣。也因為這樣生氣,其善根就被摧毀。所以從那天起到第七天都是國王功德最大。但是這老乞丐婦也賺到了,因為前三天他不用花一毛錢就功德最大!因此才說隨喜的功德很重要。


第五支是請轉法輪支。世尊示現成佛之後,四十九天都處在禪定根本定中,沒有宣說佛法。後來大自在天及大梵天均想,佛陀一直處在這種禪定中是不可以的,於是便請求佛陀轉動法輪,於是佛才開始說法。例如某一個人去請求上師轉動法輪,當上師轉動法輪說法的時候,就會利益到很多人。說法之後,也可以使得很多人因聞法而去修悲心、修空性及行善斷惡。雖然只有一人請轉法輪,卻可以利益到很多的人。因為這裡的主題是阿彌陀佛,所以是向阿彌陀佛請轉法輪。

第六支是請長住世支或請勿涅槃支。例如我們為了傳法的上師長住於世而修持請求上師長住於世間的長壽法會,也就是請上師慈悲久住塵剎劫。因為上師如果可以久住於世的話,便可利益到許多眾生,也可以使得世間變得更加和平快樂。所以我們可以向世尊或阿彌陀佛、 上師聖眾們長久住世。


最後一支就是迴向支。迴向就是要將所三世累積集造的善根加以迴向,不論是個人修持或是大眾法會上所集造的善根都要加以迴向。倘若不將善根迴向,那麼善根很有可能會因為瞋的關係而失壞了。我們修行不僅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利益一切有情離苦得樂、求證佛果的緣故而修行。迴向的時候亦是,為了一切有情都能離苦得樂、證得圓滿佛果的緣故,將所累積集造的善根加以迴向,如果沒有迴向的話,那我們所造的善根就浪費失壞了。這就好像請朋友來家中做客,辛苦做了一頓很好吃的食物【功德】,可是做好了之後他又不來了【沒有回向】,那所做的這些東西不是等於白做了嗎?【浪費失壞】所以迴向的意思就有點像是如此。要將所造的善根加以迴向,如同我們修行的時候發心一般,為一切有情可以離苦得樂、證得圓滿佛果的緣故而迴向。
迴向能越廣泛越好,如果不迴向就無法讓善根無限增長。比如,一顆水果要供應一百個人吃是不可能;但是所造的一個小小善根若能透過迴向,例如念一次嗡瑪尼貝美吽,透過了迴向,便可使得所唸的這一句嗡瑪尼貝美吽的善根增長億萬倍,因而利益到億萬倍的眾生。換句話說,迴向是一種使我們善根增長的方法。透過迴向,使得量等虛空的無邊有情普皆饒益。

以上是做了很簡略的開示,藉由七支供養來集資淨罪是很重要。總之我們要讓自己在臨命終時無悔而亡。我們都希望能求生極樂世界,所以對於能投生到極樂世界的四個因,加以了解並實際修持運用是極為重要的!趁著現在尚能做的時候儘量去做,將這四個因圓滿,等到我們真的臨命終時,想起自己的這一生,想想自己至少這輩子還透過自己的身、語、意三門做過一些善業,那時就真的可以無悔而亡了;如果現在懶惰不做的話,死亡時悔之太晚,那時只能心生恐懼、害怕,還有滿腔的悔意,所以最好現在就是能盡己之能力來做。
既然都是佛教徒,可以說是世尊的追隨者, 世尊來到這世間最重要的事就是宣說佛法。對於佛所說的教、證二法我們應該要善加了解,這樣子才能被說是合格的佛教徒。雖說沒辦法做到百分之百,至少要盡力的做到百分之五十或六十。如果我們能夠這輩子做到百分之五十或六十的真正合格佛教徒的話,這輩子不吃虧,你的來世,生生世世也都不吃虧的。這就是我們佛教徒要做的,至少要做到這一點,所以我們應該要自我勉勵,盡力去做。
這世界上有很多的宗教,要相信哪一個教是大家自由選擇,但你一旦進入那個宗教之後,就要遵守所入宗教的教規。佛教也是其中一個宗教,但佛教最傲人的就是佛陀所宣說極為廣大的佛法,連當今眾多的科學家也嘖嘖稱讚,他們也發現到佛法真的是非常的文明、深奧與廣大,所以他們現在也愈來愈投注他們的注意力在佛法中,對於我們佛教有如此內涵,堪布說他有百分之百的信心。
佛教的特色:

行持而言是無害行;
見解而言是緣起見,緣起見就是空性。
這些可稱為是佛法的特色。也是當今眾多宗教家、科學家們非常稱讚。因為佛法確實是非常廣大深奧,如果真的要講到修行,以佛法而言可以做極廣大的解說。所以如果我們真的要修行是有很多方法可修的,只怪自己不去做而已,只怪自己沒有生起虔信心、沒有精進心,沒有能力去修持而已。